这个说法肯定引起了叶繁其他歌迷的不满,都是听叶繁的歌,怎么还自己鄙视上了。
喜欢《谎言》和《蝴蝶》这种摇滚热血风格的歌迷也有不少,这种热血摇滚的歌曲,正是很多激进和文艺青年拉踩的对象。
双方就因为这个事情,争执了起来,刚开始的主要战场是在纸媒和线下,对,你看的没错,还有线下。
纸媒上肯定是文艺青年的主场,说嘴皮子,玩摇滚的怎么说的过他们,摇滚歌迷说的话,很大部分都不会被记者刊登到报纸上。
不过摇滚歌迷有多虎,大家应该都知道,嘴皮子说不过,线下争论起来,那可是真动手啊。
很快这种情况,就上升到摇滚圈和文艺圈的范围来了,甚至蔓延到了港台地区,看的广大记者和吃瓜群众那是一脸的兴奋,真是看热闹不怕事大。
这把火也烧到了两个圈子的歌手身上,比如濮树和许威。
濮树是和叶繁一个公司,记者们知道他和叶繁关系还不错,许威则是4月份发行的新专辑《在别处》,在乐坛算是有了一定的名气,在摇滚圈的反响就更大了。
记者们找上他们做采访,迫于压力,两人站出来说了两句,不过他们很克制,没有攻击文艺圈。
另一边,记者们想起了矮大紧,想让他表达下看法,毕竟他算是文艺音乐的代表人之一。
不过矮大紧这时候哪敢出来说话,自己的基本盘都叛变了好多,加上叶繁此时在歌坛的名气和地位已经甩他几条街,找他合作的公司和歌手都变少了很多。
所以矮大紧为了维持自己最后的尊严,是能躲就躲,不能躲就发挥自己的特点,顾左右而言他。
直到他的粉丝发声,让他替文艺圈说两句话,矮大紧这才躲不下去了,出来违心的夸了几句叶繁这几首歌,记者们这才作罢。
刘焕自然也受到了影响,因为他的《从头再来》把叶繁的《倔强》拉了下去,这么明显的一个目标,记者们怎么会放过。
好在刘焕是个老江湖了,情商特别高,他表示叶繁的专辑他都听过,他觉得叶繁就不是单一风格的歌手。
创作范围都比较广泛,从叶繁之前的专辑就能看出来,既有流行和摇滚、也有文艺和励志等多种风格类型,品质都很高,就是为了覆盖更广大的听众。
刘焕这个说法一出,也符合大部分人对叶繁音乐风格的看法,也得到很多乐评人的认同。
叶繁以往的专辑,已经证明他能写出精品好歌,《起风了》算是锦上添花,说明叶繁为了更好的扩大自身影响,获取歌迷和粉丝,故意表现出现在的创作水准。
叶繁创作流行歌曲,就是为了迎合普罗大众,从而提高自己的专辑销量。
一些比较激进的歌迷和乐评人,就觉得叶繁这个做法太功利,不是一个纯粹的音乐人,反而更像是一个音乐商人。
但是也有很多人支持叶繁,认为叶繁专辑的歌曲质量已经很高了,他出道以创作的大部分都是励志歌曲,不知道激励了多少年轻人,这才是符合时代的做法。
流行乐坛毕竟是面向广大普通人,叶繁的做法,也是为了尽可能扩大在内地歌坛的影响力,从而反攻港台歌坛。
以前内地歌坛总是被港台歌手打的抬不起头来,叶繁的出现,恰恰说明他的创作思路是对的,现在他不仅撑起了内地歌坛,还能反攻港台歌坛,就是铁一般的事实。
况且刘焕也说了,能把励志又内涵的歌词和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歌曲,本身就可遇不可求,经典歌曲也不是大白菜。
内地歌坛这么多年,不也就出了一个叶繁?哪怕是叶繁,第二张专辑的质量,还有骂街的歌曲呢。
刘焕的说法,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,连许多媒体都转变了风向,觉得那些人在无理取闹。
港台那些大牌歌星,一张专辑也就那么一两首好歌,这么一对比,叶繁专辑的精品歌曲简直不要太多。
这么一说,人们就反应过来了,叶繁的三张专辑的售价跟大部分歌手一样,但是歌曲质量真的没的说,叶繁的专辑才是良心专辑啊。
叶繁都做到这种程度了,凭什么对叶繁还这么苛刻,说话的人是买了叶繁的正版专辑吗?
这个说法一出,确实让很多买了叶繁盗版专辑的人有些羞愧。
竟然因为两方的争论,让叶繁正版专辑的销量,又大涨了起来,真的可以说是世事无常。
但是这件事情,要说影响最大的,可有让叶繁意想不到人呢……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农家厨娘:猎人相公有心计 大秦之我是秦二世 消失的八年 春落暖阳间 斗罗之系统满足我是一棵草 从直播到天王巨星 废柴徒弟的赤子振兴术 陛下,今天我怎么还没死 重生从创业之父开始 我靠直播算命赚钱,养活徒子徒孙 武道人王 通过改书拯救全人类 他在复仇剧本里恋爱脑 古水 我无敌了,师父却让我下山结婚 我的姐姐们绝世无双 夜下生歌 慕秋 上错香后,仙家逼我以身相许 替身太甜,总裁在线求复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