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朱御万万没想到,自己才闲下来一个月,事情就找上门来了,蒙古的使者到京城了!
翌日,朱御在朝会上接见了蒙古国使者,因为是外邦人,说话也不拐弯抹角,当即就直接的把目的说了出来。
和亲!蒙古方的对象是汝阳王郡主,敏敏特穆尔!
要求,出兵协助蒙古击退明教叛军!
初听闻时,朱御吓了一跳,之前不还半斤八两呢吗?怎么这才多长时间,明教就这么厉害了?
等朱御了解详情后,就对蒙古如今的危局感到正常了。
双方高端战力还是那样,没什么变化,有变化的是战场方面。
蒙古方面还是老样子,而明教朱元璋这边可就不一样了,人家开国功臣差不多齐了!
徐达、常遇春、刘伯温、李善长、汤和、邓愈.......
看着现今朱元璋手底下的大将,别说蒙古了,朱御感觉靖朝也不一定能打的过!
危机感就这样突兀的降临在了朱御的脑顶上方。
朱御先安抚住蒙古使者,称兹事体大,需要一段时间来商议,对此蒙古使者虽说心中着急,但也不得不安耐住性子,在靖朝的国宾馆住了下来。
而朱御转过头做的第一件事,不是召集群臣议事,而是命曹正淳快马加鞭的赶往光明顶!
别误会,朱御不是想对朱元璋套近乎,其真正的目的,是如今暂住在光明顶的张三丰!
因是朱御的口谕,曹正淳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往返了京城和光明顶,期间跑死了数匹快马,其回到京城时,一身深厚的真气也所剩无几。
不过,曹正淳到底还是带回来好消息了。
张三丰亲口言,不对小辈出手,但如果有人危害了其徒弟,徒孙的性命,他就顾不得什么道义了。
听闻曹正淳传达的此话,朱御大喜过望,当即命人召蒙古使者觐见,同意了蒙古的和亲。
主要是不同意不行啊,朱御本以为这个世界就一个朱元璋而已,洪武大帝就算再厉害,他一个人又能厉害到哪去?
所以,朱御压根就没把他当回事,反而还在心中给朱元璋加油,希望他能给蒙古多弄出些麻烦来。
但现在就不一样了,一个朱元璋就够了,把整个明朝的开国元勋都弄出来了,这是几个意思?
原先朱御想的是蒙古和朱元璋两败俱伤,然后他通吃,可如今看来,如果靖朝再这么袖手旁观下去,别说通吃了,朱御敢肯定,朱元璋这货打完蒙古,转头就要打靖朝了。
如此,朱御又怎么能坐得住?
所以,蒙古和靖朝的和亲,二者的联合势在必行!
而现在朱御考虑的是,怎么样才能在两国联手剿灭明教的同时,自己再把蒙古给收拾了。
但这个念头刚起就消失了,还收拾什么收拾?人家都敞开城门把靖朝的军队迎进去了,这要是再不行,朱御自杀去得了。
不过此念刚灭,他念又起,如此漏洞自己都能察觉出来,蒙古那边不可能看不到。
针对此事,唯一能说得通的就是,估计现在蒙古也是被朱元璋打慌了,开始病急乱投医,看样子蒙古根本就没想到靖朝能出兵,所以蒙古使者才会说出一个漏洞如此之大的方案。
说来也是,当今世上,估计也没人能知道朱元璋的这套班底,到底有多恐怖。
想到此处,朱御也当即决定,不给蒙古反应时间,当下就命靖朝军队随同蒙古使者一起前往蒙古!
虽说朱御对朱元璋和其班底忌惮万分,但如今两国联合,这个朱御就不怕了。
管你的军师有多聪明,管你的将领,军事水平有多高,我就选一个稳扎稳打,不犯错的将领就行了。
天下第一的步兵(靖朝),配上天下第一的骑兵(蒙古),以正胜奇,老子就靠兵员质量,堂堂正正的碾压,你奈我何!
别说明朝开国班底了,我再给你配个清朝的八旗?额,不对,现在八旗正在草原上和契丹打的正开心着呢。
话说回来,这也是朱御第一次看到靖朝的四大,不,现在是五大情报机构全力运转。
东厂、西厂、六扇门、皇城司、锦衣卫,五大机构往死里向蒙古方向派人,每天传回来的情报能足足塞满一个屋子。
其虽然没有在明面上造成什么破坏,但仅情报一条就够了,朱御坐镇千里之外的靖朝皇宫,但却能每天掌握蒙古和明教双方的所有动向。
此时靖朝的兵马已经入驻蒙古的边陲城镇了,因为地理位置偏僻,所以现今明教还没有得知此消息。
靖朝军队刚入蒙古境的时候,情况也不出朱御所料,靖朝的军队被禁止入城。
但经过朱御的耳传面授,带兵将领针对蒙古国不让进城的这一点开始闹了起来,什么没有求人的态度,什么是把靖朝军队叫过来当炮灰的,什么要请命回去之类的等等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灵武修仙 在他温柔中陷落 黑色葡萄 偷转人生 别碰我的摄政王 不臣 我也不想入错行 麻烦是我的朋友 九州纵横异世录 当卧底不讲武德 今天婵姐又装小白花了吗 1850美洲黄金大亨 绝代医仙在都市 霍格沃茨:律令之书 假圣女想要霸占我,被我残忍拒绝 给病娇死对头冲喜后,我安心躺赢 从麻雀开始的神级进化 这个新人不太正常 都市之神豪巅峰 团宠大佬她三岁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