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而人之心,即气之灵处,所谓知气在上也,心体流行,其流行而有条理者,即性也。”
“天地之心,犹四时之气,和则为春,和盛而温则为夏,温衰而凉则为秋,凉盛而寒则为冬,寒衰则复为春,万古如是,若有界限于间,流行而不失去序,是即虚理也,即物质之客观规律也。”
“理不可见,见之于气;性不可见,见之于心。”
从世界观上,“物质一元论”的世界观是天地间只有物质存在,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皆由之而生,而对于传统的“心”、“性”、“理”等概念,也有了新的界定。
过去的天理和天性、人性,都从实概念变成了虚概念。
“理”成了“气”或者说“物质”的虚附属物,人性则成了“心”的虚附属物,而不是独立的实存在。
实际上,反对把“理”“性”都视作形而上的、超越的、独立存在的实体,是明末思想家们的主流观点。
这也是商品经济发展,在社会思想领域带来的必然变革。
即便今日姜星火不提出来,程颐-朱熹理学这种注定会落后于时代的,含混的“理气二元论”,也一定会被淘汰,这是大势所趋、人心所向。
“饿死事小失节事大”这种逆历史潮流和人性趋势的理论观点,就应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。
但姜星火一句“性不可见,见之于心”出来,反方辩手顿时就坐不住了。
胡俨正襟危坐,严肃吟道:
“天地有正气,杂然赋流形。
下则为河岳,上则为日星。
于人曰浩然,沛乎塞苍冥。
皇路当清夷,含和吐明庭。
时穷节乃见,一一垂丹青。
或为出师表,鬼神泣壮烈。
或为渡江楫,慷慨吞胡羯。
或为击贼笏,逆竖头破裂。
是气所磅礴,凛烈万古存。
当其贯日月,生死安足论?
地维赖以立,天柱赖以尊!
三纲实系命,道义为之根!”
庄严肃穆的国子监孔庙前,胡俨慷慨激昂的吟咏之声回荡,文天祥这首气势磅礴的《正气歌》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力量,仿若有形一般回荡在众人的心头。
“三纲五常为之干系,是道德社会的基石,若骤然动摇,国朝都将危矣!”
面对胡俨的警告,姜星火并没有放到心上。
因为胡俨有一点没有搞清楚。
三纲五常确实是基石,但是只是程朱理学的基石,不是大明的基石。
对于大明来说,只要有利于统治,可以选择任何一门学说来作为官学。
朱元璋选择程朱理学作为官学,仅仅是因为它相对好用而已,并非无可替代。
前世的历史也证明了,哪怕思想界彻底革新了“理气二元论”,大明也不会因此怎么样。
反倒是带清入关,把思想界又给倒逼回去了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高手出山:绝色总裁送上门 都市:我全家都是主角 青元仙府 凡人修仙传之一定要苟 大唐:开局传国玉玺砸核桃 神迹异世录 洞房夜,我被禁欲王爷连哄带骗 艾泽拉斯黑镰之锋 网恋奔现,误把老丈人抓进警局 制周 团宠农门女将军又凶又萌 从反向攻略蝙蝠侠开始 镇国太子 重生1990:姐,我回来了 灵气复苏之修仙日记 官路高升笔记 时裔,永恒之环 总裁不准夫人搞玄学全文免费阅读 你说谁是金丝雀[穿书] 夺我身,抢我亲,我通古今虐穿全宗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