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绯闻,绝对的绯闻。”
“人家唱歌要钱,他唱歌要命啊!”
“……”
还有时至今日依然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那句“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”。
现在的小品造不出梗,除了小品本身的质量问题以外,还是和发达的互联网息息相关。
当年互联网资源相对贵乏,春晚的影响力还非常高。
经典小品中的一些好玩的词,就容易在大众中成为“梗”流行起来。
都说二十年前的小品不抄梗只造梗,其实那个年代的小品,也没梗可抄。
现在时代变了,好玩的梗都是先在互联网上流传。
而且互联网上的梗,都是在某个“契机”下出来的,并不是刻意去造的。
诸如永远的神,芜湖起飞……
这些梗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发酵,才慢慢出圈火爆的,这些词也不适合放在小品节目里。
就算放在小品里,它们也很难成为网友争相追捧的梗。
小品想造梗,还得是“你大妈已经不是你那个大妈,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”这样的话。
江述拿出来的这几个小品,主要就分两种。
扶不扶,还不还和策划,这三个小品都是题材取自某些社会现状,针砭时弊。
《最初进化》
在内容上略微牺牲一些包袱,笑料与讽刺上达到一个平衡。
另一种的侧重点就是搞笑了,追求商业效果。
笑点包袱相对更加密集一些,也不上价值教育观众,只让观众看完一乐就好。
不过一个经典的小品,许多观众不会只看一遍,不少人过后都会翻出来重温。
最后一个小品《说事儿》结束后。
江述和总导演打个招呼,便回酒店去了。
此时的网络上,各大社交平台自然已经满是春晚的话题。
无论微博唞音逼呼,热榜上几乎都有江述的名字。
“建议总台明年的春晚先把江述预定了吧!”
“明年没江述就不看春晚了[狗头]”
“多少年没看过这么精彩的春晚了![哭哭]”
“谢谢江述和小品演员们,牺牲一个多月的时间,给我们奉献了这些精彩的作品。”
“想支持江述的话,建议去买一张《药神》的电影票!”
“……”
每年春晚讨论热度最高的节目,通常都是小品节目。
今年和一起拿不同的是,往年的小品节目基本都在被网友们阴阳怪气。
今年的小品都在被夸。
许多给这五个小品排名的帖子,每个人心目中的第一次也各不相同
有的人还把《还不还》拍在第一名,不为别的,只为这个小品说出了他的心声。
逼呼上【如何评价今年春晚】的话题下,也是一排的夸赞。
“毫无疑问,这是最近十年总体上最好的一台春晚!”
“看了这几个小品才明白,其实大家反感的不是扇情,大家只是不喜欢小品内容差不好笑,还硬要去扇情!太尬了!”
“确实,《扶不扶》最后也喊了两句口号,也没人说什么,只要内容好,结尾适当升华一下就显得自然了。”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刀笼 青鸾天下 狩猎西北 司法仙官 糖 人在原神:历经百世轮回 酒剑仙:我每次喝酒都升级 大明皇家维修工 穿书后她成了全民女神 这个枪修不正经 神庭大帝 般若之门 我,诡异游戏的荒诞补丁 三国:天纵英才麒麟儿 我可以熔炼万物 这只哥布林会修仙 三千道机 全球游戏:附带随身商店 气吞大明 开局随礼五十万